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发展新动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人民日报 》载文指出 :当下中国,执政党正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都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在成为新常态;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推动中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正在成为新常态;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正在成为新常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正在成为新常态。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联合国安理会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增派3500人;世界银行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紧急援助;驻海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紧急提供医疗等方面援助;欧盟承诺大幅增加对海地的各类援助。中国也积极参与震后海地救援工作,第一时间通过联合国向海地提供260万元捐款。
2009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着相应责任。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要作用。
(2)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材料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也是山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的巨大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措施,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自主行为目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强调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坚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共同利益,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和义务,增强互信,力促会议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
(1)依据材料回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五在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建设先进文化,在发挥经济
上的引擎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文化上的示范作用。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题中应有之义。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如何发展先进文化提几条合理
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5—2008年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比较
注:2008年居民消费率,发达国家平均为70.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4.7%。
材料二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部需求仍旧疲软。同时,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在一些常规制造业已经有产能过剩现象,部分基础设施投资也有类似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找到新的投资增长点。而城镇化是重要选择。专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和就业,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材料三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趋势,“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被写入中央文件。针对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的战略思想贯穿在2004年至2010年发布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中。
(1)描述图9显示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图结论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的?
(3)运用哲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
表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
注: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影响,一些国家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据初步测算,这将影响到10万左右工人的就业,损失约10亿美元出口额。中方提出:美方实宜以谈判方式和平处理任何贸易争拗,莫再以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挂帅,否则只会进一步拖累中美双方乃至全球的经济复苏步伐,对任何一方都无好处。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贸易磨擦、贸易争端会越来越多。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将成为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威胁最大的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材料三:中新网2010年12月30日电商务部近日发布2010商务形势系列述评,“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调整和应对危机中前进,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多元化格局更加合理,外贸增长协调性趋于改善。预计2010年进出口总额2.9万亿美元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15%,高于预定目标。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简析2009年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美方实宜以谈判方式和平处理任何贸易争执,莫再以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挂帅”的理由。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对外贸易是如何取得恢复性增长的?
材料一 2010年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连续7个一号文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年年有新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
材料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句出自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话,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70%。
材料三小张是一位80后农民工,他准备返乡自主创业。他的家乡在重庆某偏僻的农村,那里盛产富硒土豆,其制成品市场需求大,但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品种单一,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关注“三农”工作?
(2)根据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小张成功创业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