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根据材料,简要回答。
2015年2月福建省泉州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几年来,泉州市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和谐共创、文明共建、发展共享”为主题,深化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泉州市始终把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一是建设“首善”之城。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国率先建立“文明市民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等市民教育平台。这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年上海政治)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水十条”明确将治理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升到“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同时提出要节约用水和保障水生态系统平衡。因为保护水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三个问题,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排放容量已接近极限,污染物排放已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从辩证法角度,概括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运用的方法论。(限答一个)
(年安徽文综政治)材料: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年海南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年广东文综政治)材料二: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该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至2014年6月,改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217亿元。
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
(年福建文综政治)材料: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
论据及论证过程 |
观点一:经济先行 |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
观点二:文化先行 |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
材料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