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5年石门山镇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扶贫爱民的惠民工程,全民修身教育实践活动重实效。修身内容主要是提升全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关于这两项修身内容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二者不可偏废
②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道德素质
③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
④文化素质提高了,道德素质就能提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极重祭祀,祭祀死者,使生者的品德更高尚。《论语》里的一句经典即是此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B.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C.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 D.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
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B.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无法融合的
C.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 D.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
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
①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过程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④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微博(MicroBlog)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用户通过网络、短信或彩信,发布140字以内的短消息,快捷、创新的沟通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生人明星”和“网络草根”加入,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这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了优秀文化的发展 | B.现代传媒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
C.文化决定着人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 | D.旧的传媒方式正日渐被新的传媒方式所代替 |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