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20日揭晓,从7月1日起网民通过几十万张选票,选出了自己心中的“草根英雄”。这一活动能够
①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观念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以哲学为基础 |
| B.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
| C.哲学是理论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
| D.哲学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有人认为,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请用哲学有关知识加以分析。
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2008年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水.飓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据此,有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有服从它。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 A.运动离不开物质 |
|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 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
|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地震是岩石圈受力所致。某些地震学家认为,断层两侧岩体由于受力的作用,会在两侧岩石上产生单性变形,当岩体继续受力,单性变形越来越大,会积累其变形能,断面上的摩擦力不能维持这种变形时,沿断面两侧的岩体就发生滑动,弹性变形也随之消失,变形能转变为位能,此时,就发生地震。这表明()
①运动是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③事物的联系引起运动变化 ④物质有时不是运动的主体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