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过往,没有身世,人无法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难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B.“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但要尽量减少死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显明认为,这种修改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顺应国际上废除或减少死刑的趋势。 |
C.除夕晚上,人们习惯在门口放一根棍,据说此举有两种意义:一是护元宝,不让财神、福神往外跑,二是保平安,不让“野鬼魔怪”进家门。 |
D.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的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②老师体罚学生的做法是不对的,但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用心是毋庸 的。
③(翠翠)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 地去想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A.挟制质疑放纵 | B.辖制置疑放肆 |
C.挟制置疑放纵 | D.辖制质疑放肆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别里科夫的悲剧,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悲剧。 |
B.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民性淳朴。 |
C.细节描写是一种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描写手法。 |
D.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不幸的。可透过“国家哀悼日”活动,我们却清晰地感受到了中国国家生活中的民主政治的进步和普通民众人文关怀的苏醒。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亲爱的伯父,十多年没见到您了。您现在安然无恙了吧。 |
B.我们要老实说:埋葬了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
C.郴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过去养育了像黄克勤、肖克等一代共和国的将帅,未来还将不断涌现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
D.一段萍水相逢的经历,却让白居易铸就了名篇《琵琶行》,千古传颂。 |
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其《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初一,“朔”指月末最后一天。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其名与字间具有相成关系,如果王勃要自称,当称“子安”。《滕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句子,其中“牛”、“斗”指二十八宿的牛宿和斗宿。 |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这部作品编撰者罗贯中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很符合礼仪。在古代的礼节中,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而室内座位方面又以坐西向东为尊。“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
D.“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暮蔼杳无音讯欺侮瞻仰 |
B.磨蹭哀声叹气癖好哆嗦 |
C.讥诮徇私舞弊辖制酒馔 |
D.纯粹丰姿绰约拌倒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