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示意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情况。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逐渐增加 |
C.不断减少 | D.先减后增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C.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D.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图2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A.土地资源 | B.淡水资源 |
C.热量资源 | D.能源资源 |
下列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的是
A.淡水资源数量 | B.科技发展水平 |
C.消费水平 | D.耕地资源数量 |
以下关于“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最适宜人口数量 |
B.环境人口容量更多地体现在人口“生存”层面上的意义,而人口合理容量则体现在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
C.一般情况下,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
D.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估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结果不同,人口合理容量结果则相同 |
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传统型阶段 | B.现代型阶段 |
C.原始型阶段 | D.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度型阶段 |
图1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以下有关图中信息的正确说法是
A.甲国可能是印度 |
B.乙国可能是芬兰 |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
D.乙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比甲国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