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需要提水,运营成本大
B.中线工程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C.可以缓解山东半岛缺水问题
D.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增强
B.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大
C.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
D.汉江下游的水文情势引起关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建立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公平性是指同代人、代际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的义务是平等的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可持续发展)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我国石油资源的运输方式多样。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靠 (  )

A.管道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内河航运
C.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远洋航运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