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
|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
|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
|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 B.经地中海时,连续经历风平浪静 |
|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 D.经孟买时,当地一直盛行东南风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示季节该区域河流水量呈增加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季节是()
| A.冬末春初 | B.春末夏初 | C.夏末秋初 | D.秋末冬初 |
图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 B.海拔高,气温低 |
| C.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 |
| D.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 |
下图所示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1)一(2)题。
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 A.太行山 | B.四川盆地 | C.云贵高原 | D.秦岭 |
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
|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 l00m以下 |
|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
| D.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
读图,完成(1)一(2)题。
有关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的是我国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
②图幅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南区
③甲地海拔比乙地高
④甲、乙两地温差介于 0℃~8℃之间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丙、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丙地海拔比丁地高 | B.丙地纬度比丁地低 |
| C.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弱 | D.丁地此季节有梅雨现象 |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一(3)题。
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 A.a<b<c | B.b=c | C.a=b | D.b<a |
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河流 | B.湖泊 | C.山脉 | D.城市 |
甲地比乙地
| A.纬度高,地势高 | B.年太阳辐射量小 | C.日照时间较短 | D.气温年较差较大 |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据此回答(1) 一(2)题。
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 B.等高线基本平行 |
|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
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 | B.土壤类型 | C.坡向 | D.物质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