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高纬环流,甲、丁为近地面,则可能出现锋面的地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此图表示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且甲、丁为近地面,则气压最高的为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此图表示北太平洋洋流系统,甲—乙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 B.墨西哥湾暖流 |
C.日本暖流 | D.加利福尼亚寒流 |
如果图中箭头b表示电子工业的产业转移,导致其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价因素②技术因素③劳动力因素④资金因素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5~16题。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回答12~14题。
东部经济地带 |
中部经济地带 |
西部经济地带 |
||||
平均值 |
广东 |
平均值 |
湖北 |
平均值 |
青海 |
|
1984年 |
2.33 |
5.22 |
2.51 |
7.62 |
4.96 |
10.26 |
1997年 |
1.99 |
3.85 |
2.32 |
5.88 |
4.17 |
8.39 |
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
A.德国 | B.澳大利亚 | C.日本 | D.阿根廷 |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最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左图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地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右图中数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读图回答9~11题。图A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流 |
B.自北向南 |
C.自西南向东北流 |
D.自东北向西南流 |
若将两层图加以叠加,可以直接 ()
A.估算出该区域内河流的流域面积 |
B.计算出该区域内林木的蓄积量 |
C.计算出该区域内耕地比重和平均海拔 |
D.预测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
假如图中河流发生洪灾,通过以下何种技术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积()
A.RS | B.GIS | C.GPS | D.WPS |
读图,回答7~8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最高 |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 |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
在该地区围湖造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生物种类增加 |
B.调蓄洪水能力提高 |
C.航运能力提高 |
D.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