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洋流

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均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甲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均盛行西北风
D.乙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D.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下图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正确的是:

A.①比②风速大 B.②比④气温高 C.②比③气压低 D.①比③云量少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下面问题。

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太阳高度 B.地势高低 C.云量厚度 D.植被状况

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
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莫霍界面
C.岩石圈底部 D.软流层中部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9:00
23:00
8:58
23:02

7:19
18:41
7:20
18:40

5:40
18:48
5:39
18:49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D.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