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图中a>b>c>d。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例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
|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M处地租等值线有较明显的弯曲,其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
| A.交通干线经过 | B.人口稠密 |
| C.距离市中心近 | D.受地形影响 |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渡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题。
| 年份 |
1949 |
1955 |
1960 |
1970 |
| 东经 |
121.97 |
121.93 |
121.94 |
121.88 |
| 北纬 |
43.57 |
43.51 |
43.54 |
43.59 |
| 年份 |
1978 |
1985 |
1990 |
1995 |
| 东经 |
121.86 |
121.75 |
121.80 |
121.71 |
| 北纬 |
43.63 |
43.80 |
43.68 |
43.84 |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 B.向东北方向移动 |
| C.向东南方向移动 | D.向西南方向移动 |
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
|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
下列关于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一产业中将逐渐减少 | B.在第二产业中将逐渐增加 |
| C.在第三产业中将先增后减 | D.在每个产业中都是逐渐增加的 |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图)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右图),回答题。

左图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环渤海地区 | D.闽南地区 |
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中,c是指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
| C.加工和组装环节 | D.市场和运输环节 |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 B.农业基础薄弱 |
| C.水土流失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