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甲地水文站平均径流量和降水量图及其所在河流局部水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A.6月至8月 B.3月至5月
C.12月至次年2月 D.9月至11月

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储

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干燥度是可能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读我国局部地区干燥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和南京的干燥度分别约为()

A.1.0,1.5 B.1.5,1.0
C.1.0,0.75 D.1.0,1.0

下列人类活动会导致局部地区干燥度上升的是()

A.修建水库 B.植被破坏
C.退田还湖 D.退耕还林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天柱山风景的岩石属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断裂——抬升 B.侵入——隆起——风化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读是我国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M点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3月1日 B.2月24日
C.3月15日 D.4月1日

影响我国入春时间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地形纬度 B.大气环流地形
C.纬度大环流 D.海陆分布降水

下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晨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N D.60°W、23°26′S

与图中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开普敦地区出现阴雨天气 B.华北平原正值播种小麦
C.东北地区受寒潮危害严重 D.华盛顿昼短夜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