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城区范围内各功能区所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④功能区中,表示住宅区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②功能区面积比例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A.通达度差 |
| B.劳动力不足 |
| C.资源不足 |
| D.地价昂贵 |
用于城市管理和信息查询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 B.GIS |
| C.RS | D.GMS |
该图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 A.经度20°,纬度20º | B.20ºE,20ºN | C.20ºW,20ºN | D.20ºE,20ºS |
读“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单位:℃)、气压(单位:hPa)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图4),完成9~11题。
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
|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
该经线可能是
| A.30°E | B.60°W | C.175°W | D.120°E |
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在N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
|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
| C.曲线③在M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
| D.曲线③的最高值出现在青藏高原 |
读图3,完成6~8题。
甲国饲料作物的主产区分布在该国的
| A.中北部地区 |
| B.西部和山区 |
| C.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区 |
| D.中南高原区 |
从发挥资源优势考虑,乙国所在地区适宜发展的工业主要有
| A.化学工业、木材加工、食品工业、机械制造等 |
| B.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家具制造、采矿业等 |
| C.钢铁工业、飞机制造、木材加工、棉纺织工业等 |
| D.采矿业、冶金工业、棉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等 |
M河流域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棉花 | B.花生 | C.黄麻 | D.甘蔗 |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示意图”(图2),完成3~5题。
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是
|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
|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 D.两类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
城市化的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①噪声污染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城市热岛现象
④城市空气中含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物质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读“广东省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广东省产业由珠三角向粤北、粤东、粤西等地转移的原因主要有
①珠三角地区各种产业的布局已达饱和
②珠三角地区各类非贸易品(主要指服务业)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③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剧
④珠三角地区面临着较大的产业升级和转移压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广东省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彻底消除珠三角地区的环境问题
③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
④构建起粤北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