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接种卡介苗可激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释放淋巴因子 |
D.入侵的结核杆菌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或被T细胞吞噬消化 |
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 AaBB个体的概率是1/8 |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丙![]() |
D.丁图细胞表示某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 |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某同学总结了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 |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 |
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