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
C.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
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
在野外实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与迁出无关 |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演替速率比乙的慢、历时长 |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和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m2 |
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 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D.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鼠类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