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D.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科目 生物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A,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对于这个突变基因,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A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a纯合子
C.A纯合子的生育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基因库中A频率的变化表示产生了新物种

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b、c、d、e、f
B.若b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c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
C.由于长期使用DDT,c类群产生了对DDT的抗药性,c类群抗药性的增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种b的种群密度

图1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b代表相关物质;图2表示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用红外测量仪测量CO2量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⑴图1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其上分布着。当CO2浓度下降时,a、b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为(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⑵图2中15℃条件下将光照强度由1klx提高到2klx时,叶绿体中C5含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在15℃、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固定CO2量为mL。
⑶请比较A、B两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写出在大棚种植中提高农作物有机物积累量的两条有效措施

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株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B.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针、阔叶混交林
C.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D.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生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多

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途径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过程①需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
C.经过程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D.过程③需使用固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增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