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的每一个活动周期都始于太阳黑子最少年,其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下图为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反映的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 )
A.9年 | B.10年 |
C.11年 | D.12年 |
1989年,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赤道地区出现美丽极光 | B.通信卫星受损瘫痪 |
C.靠磁场导航的信鸽迷失方向 | D.水旱灾害爆发 |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是
A.土壤 | B.热量 | C.植被 | D.水分 |
图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中①和③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差异 | B.地形差异 |
C.土壤差异 | D.生产习惯差异 |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 |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
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300<P<400 | B.300<P<400,100<Q<200 |
C.100<Q<200,200<P<300 | D.200<Q<300,300<P<400 |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 B.只能是洼地 |
C.同为缓坡 |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