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实现对旧事物的否定,就能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0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引发的“会展经济”,将极大地带动旅游、交通、酒店、通讯、广告、零售等行业的发展。这将
①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发挥②削弱上海第二产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上海缓解劳动力就业的压力④使会展业成为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右侧漫画主要体现了财政
A.能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
B.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C.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
D.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
工商链条时代的产业特征是“6+1”。其中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创造的价值为90%;“1”就是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为10%。如芭比娃娃,制造是1美元,最后终端零售市场是10美元,其中的9美元是通过六大环节创造的。这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启示有
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②积极开拓市场,重视营销和服务
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④降低价格,赢得竞争优势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这主要说明
A.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 |
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
C.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目的 |
到2009年末,浙江省土地流转总面积630余万亩,占土地总承包面积的32%,土地流转已呈“燎原”之势,“沉睡的资产”被渐渐唤醒。以下关于土地流转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土地流转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承包权 |
B.土地流转可以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
C.土地流转不利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
D.土地流转不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