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运行逐渐步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常态,一些折射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悄然发生改变:GDP增速下降,就业人数增加;工业制造业下行,生活环境趋好;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企业活力增强……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宏观调控在加减之间更显平衡、结构调整更显优化、市场培育迸发活力。
材料二: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各地政府更加强调改革创新。2015年1月份的广东省委全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广东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虽然,近年广东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水平和科研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如何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突破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如何解决原始性创新成果少,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收和再创新等问题亟待解决。实际上,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1年11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
(1)结合材料一,指出“加减之间”蕴含的矛盾基本属性是什么?运用其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加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广东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的部分提法

经济建设
耍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政治建设
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材料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具体化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
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消费有关知识,就如何“加快建立扩大需求长效机制,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渠道的作用”,结合表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3)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4)结合材料一,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2分)

【科学思维常识】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多个国家相继出现银行资金周转及主权债务问题,需要向国际组织及富裕国家寻求财政援助,以渡过难关。最近,地中海小岛国——塞浦路斯,成为继希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之后第五个寻求财政拯救的欧元区国家。
(1)某同学依据上述材料得出了“欧洲衰弱了”的结论,其推理形式是()

A.必然推理 B.不完全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完全归纳推理

(2)“欧洲真的衰弱了吗?”如果上述结论可靠性不高,其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近年来,我国海洋权益不断遭受海上邻国的侵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海洋意识的回归和海上力量的增强,这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下列措施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目标一致的是()
①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整合海上执法力量
②搁置争议,将黄岩岛领土主权归属提交国际仲裁
③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例行维权巡航,实现巡航常态化
④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有人认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解决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应发挥国际组织的调停作用,不应诉诸武力”。运用国际组织有关知识对此看法作出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某校高三(2)班同学以“改革”为主题收集到以下信息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应问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结合信息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

(2)信息二中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何政治意义?

(3)有人认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4)根据以上信息,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说明不断推进改革的哲学依据。

[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
某校学生围绕交通堵塞这一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讨论出如图所示的交通堵塞的影响要素,并针对交通工具这一要素从轿车、公交车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出治理交通堵塞的一些具体办法。

(1)学生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属于 ( 4分)

A.归纳推理 B.类比推理
C.发散思维 D.逆向思维

(2)请你运用这种思维方法,从道路和管理这两个交通堵塞的影响要素中任选一个,提出至少三个治理交通堵塞的办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