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提到对待战争的态度时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这告诉我们(   )
①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②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实践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事需要吃一堑,长一智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舒缓心理压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阅读漫画《错位》,

漫画《错位》所讽刺的对象错在()

A.其行为受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支配
B.认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不知道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D.不懂得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提高心理素质

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成功召开,科学发展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谐意识、节约意识成为会议的主旋律。这些意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必将促进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实现。上述材料说明 …()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
B.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新学年开学之初,为贯彻落实《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禁毒模式,广东省教育厅强调,把青少年作为全民禁毒教育的重点对象,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把青少年作为全民禁毒教育的重点对象”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新的一年,伊朗核问题再起波澜。伊朗声称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决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欧盟要把伊朗核问题报告安理会,美国、以色列不排除用军事手段解决该问题,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伊朗核问题,又一个国际热点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上述材料说明()

A.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B.只有正确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为丰硕的果实”说明()

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和物质是可以转化的
C.不同的意识其反作用是不同的
D.只有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意识的指导作用才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