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升空,30年前(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②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③汉代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
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观点完全相反 |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
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可能的理由是
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
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一《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禁止粮食进口。1822年《谷物法》修正为价格在每夸特、70—80先令间可以进口谷物,而当时国内平均只有44先令。该法案引起极大争议,除土地所有者支持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强烈反对。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法案在议会通过。对此,当时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最可能的反应是
A.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伟大胜利 | B.生产成本肯定会下降,发财的日子到了 |
C.面包要便宜了,我的日子会好过点了 | D.靠高价卖粮、出租土地赚钱的好日子到头了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
C.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