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 |
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
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兄弟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
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提出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极少数特殊重要的企业外,一律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中央直属企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大下降。其意图是()
A.建立和强化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增强企业的活力 |
C.在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D.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投资,实现工业化 |
下表是依据《剑桥欧洲经济史》中苏俄的相关资料改编而成。对此的正确解读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危机 | B.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 |
C.经济资源日益集中到政府手中 | D.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基本建成 |
《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固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满清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清朝末年 | B.20世纪40年代 | C.民国初年 | D.20世纪5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