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法国思想家卢梭的阐述,错误的是( )
A.平等的社会是卢梭追求的首要目标,平等主要是指法律上和经济上的平等 |
B.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
C.卢梭和当时大多数的启蒙思想家一样都赞同君主立宪制 |
D.卢梭的政治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对于明太祖废除丞相,黄宗羲的评价是()
A.产生了长久的危害 | B.不是理想的统治方式 |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 D.明朝由此开始政治腐败 |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
A.《新唐书》 | B.《明史》 | C.《元史》 | D.《资治通鉴》 |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B.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秦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推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
B.都推动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 |
C.都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社会因素 |
D.都促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出现 |
元朝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①地方设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 ②地方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 ③行省下辖路、府、州、县 ④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