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在梭伦改革前进一步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的事件是()
A.基伦暴动 | B.《德拉古法典》的制定 |
C.萨拉米危机 | D.疯诗人事件 |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 B.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
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 D.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个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
C.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睦邻外交——中美建交 |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
模式1 |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
模式2 |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
模式3 |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
模式4 |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 )
A.北约组织建立 | B.朝鲜战争 | C.柏林墙修筑 | D.古巴导弹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