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它带着守旧性,然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 )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
| B.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 |
| 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
| D.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 |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
|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 |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 D.九一八事变之后 |
1937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
| 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 | B.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 |
| 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 D.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直接管辖 |
|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