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
材料 |
结论 |
A |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 |
B |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 |
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
C |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D |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 |
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
首次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甲骨文 | B.金文 | C.小篆 | D.隶书 |
一位古董商人要出售以下文物:篆文书写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甲骨文书写的五言诗、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唐末的洛阳 | B.北宋的开封 | C.明初的南京 | D.民初的北京 |
《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洞察和批判。这些作品创作于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平民化 | B.贵族化 | C.神秘化 | D.宗教化 |
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词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 |
B.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 |
C.词起源于宋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 |
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