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表格内容,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
极端 全球 主义者 |
新在何处 |
突出特征 |
国家政府的权力 |
历史轨迹 |
总的观点 |
全球时代 |
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 |
衰落或者削弱 |
全球文明 |
民族国家 的终结 |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A.用政府的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
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
A.余粮收集制 | B.粮食税 | C.企业国有化 | D.实物配给制 |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
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指:
A.利用市场关系和允许私人经济存在 |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改变华盛顿”的竞选口号下一路领先。当年罗斯福总统也是在“新政”旗号下最终入主美国白宫,罗斯福最初竞选总统时面临的形势是
A.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缓慢发展 |
B.胡佛“繁荣就在眼前”增强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 |
C.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 |
D.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新政渐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