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二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美苏冷战和东西方对立,雅尔塔体制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冷战结束,大国合作有所加强。但是,随着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竞争激烈,对中国的防范力度加大,五大国之间的合作又现弱化;此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也要求大国合作机制增强代表性。能否实现有效的大国合作,是雅尔塔体系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澎湃新闻网《日本突破战后体制,中国应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促进大国有效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形势下维系这种精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冷战结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是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马迪厄
商务印书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主张。归纳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材料二、三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
(3)如果要对启蒙运动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四所列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4)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农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对我们城市产品的购买力。……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一一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材料二 “应该是意味著片面行动、独占联盟、势力范围、权力平衡、及其他经几世纪以来尝试仍失败的权宜之计等等现行国际社会体系的终止。我们建议一个世界性组织将取代这些种种的不公,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最终将有机会参与。”
一一富兰克林·罗斯福1945年3月1日国会演说
材料三 “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政治家,他在美国历史上既受人尊敬,也被人憎恨,他的政敌认为他浅薄、无能、狡猾、独裁;而其拥护者则称他为美国经济的救星,认为他是全世界民主政治的保护者。”
一一《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斯福两次演说的主要内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斯福“既受人尊敬,也被人憎恨”的理由。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该漫画发表于1974年,克罗克特笔下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狼狈地躺在“石油禁运”的油桶上,他无奈指着旁边的一位阿拉伯人说:“你可能会迫使我们要做点什么!”右边漫画发表于1975年,鲍勃·泰勒描绘的山姆大叔病的不轻,拿起印有“欧佩克(OPEC)”的针往手臂上打,并自言自语说道:“嘿,伙计……就像我不在乎它的成本……我需要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当时西方国家大都表现了亲以色列的立场,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对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等措施,迫使他们改变政治态度,以谋求结束以色列的土地占领和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由此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为扑灭阿拉伯国家的反抗烈火,美国派国务卿基辛格到中东游说施压,但面对团结一气的阿拉伯国家也无计可施。尼克松惊呼:“我们正面临一场能源战!”禁运于1974年解除,但欧佩克采取额外措施提高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使得汽油的价格扶摇直上。
(1)概括中东问题复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出现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穆尼埃在《人权宣言》中写道:不满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的人们愤而组成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定宪法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议会,并且调集大批军队集结巴黎附近。民众们推翻了国王,并且开始以新的理想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不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1)材料反映出穆尼埃认为发表《人权宣言》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中包含的“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有哪些?概括指出这些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