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作为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洋务运动,两人持批评态度,体现他们保守立场
B.两人都批评洋务运动,观点相左,说明材料都不可信
C.两人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求末,但所指本末的含义不一
D.两人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求末,都主张“中体西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的进步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诸侯国的改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②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④全球贫富分化日益扩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但是援助的前提条件是上述国家必须接受该组织为其提供的改革方案。由此推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

A.加剧了价值观的冲突 B.扩大繁荣了世界市场
C.加剧了金融危机程度 D.经济主权受到了威胁

2000年10月1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参众两院通过的议案成为美国法律,这为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所经过的14年的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评论说: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赢家”。这样评论的原因是:
①中国入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
②中国入世对美国的出口和就业有利
③中国入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中国入世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

A.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   B.商品结构复杂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市场竞争激烈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