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 A.血缘亲疏 | B.长幼有序 |
| C.地位尊卑 | D.先帝遗愿 |
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是
| A.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 B.青藏铁路的开通 |
|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
20世纪50年代,二三十岁的青年们有强烈的求学欲望。他们到什么样的学校去接受启蒙教育是最佳选择?
| A.半工半读的学校 | B.全日制中学 | C.“希望小学” | D.211工程的学校 |
1959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当年推出了《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等一系列优秀影片,写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上述影片在六十年代的命运不可能是
| A.推向世界,步入一个辉煌时期 | B.作品受到政治批判 |
| C.基本上被各种样板戏取代 | D.告别辉煌,百花凋零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
|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