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其中为“大撤退”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八一三淞沪会战 | B.南京保卫战 |
C.远征军入缅作战 | D.台儿庄战役 |
张謇在《致袁世凯函》中指出,当时中国“潮流万派,毕趋共和”。据此判断,该信函书写于
A.1894年 | B.1905年 | C.1911年 | D.1917年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 B.维新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