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   )

A.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投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制度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