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
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
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马克思这段话实质是指
A.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
B.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C.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主要影响是建设性的 |
D.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的普及 |
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的消极因素逐渐增大,最主要的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 B.出现了“锦衣卫”害民的不法行为 |
C.形成了文化专制政策 | D.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隋朝对秦朝丞相制度进行的重大调整是
A.设立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立内阁,强化王权 |
鲁迅曾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其中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C.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 D.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
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关系到
A.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 | B.巩固工农联盟 |
C.避免农民倒向资产阶级方面 | D.小农的经济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