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 )
名称 |
身份 |
结果 |
备注 |
商鞅变法 |
左庶长 |
成功 |
遭车裂 |
孝文帝改革 |
皇帝 |
成功 |
|
王安石变法 |
参知政事 |
失败 |
遭罢官 |
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
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
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
有人说:“如果民国初年实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农民就会富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贫富悬殊的弊病。”对于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农民得到土地自然会富起来 |
B.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土地平均了就能避免贫富悬殊 |
C.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资产阶级土地纲领行不通 |
D.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
19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约翰打算到中国上海“淘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可以从英国乘飞机到上海 |
B.他可以通过英国领事馆处理与中国人之间的纠纷 |
C.他可以在上海永久性地居住 |
D.他可以在上海租赁房屋并开设经营西餐的餐馆 |
最能反映春秋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的是()
A.诸侯争霸 | B.铁器和牛耕的开始使用 |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D.私田的出现 |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更趋实事求是的主要表现是()
A.经世致用思想 | B.君主批判思想 |
C.自由平等思想 | D.重农抑商思想 |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 B.男耕女织 |
C.个体经营 | D.精耕细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