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左图为黄河干流图,右图为黄河含沙量及年径流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从兰州到河口段,黄河年径流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 |
B.该河段地势低,支流汇入多 |
C.流经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 |
D.土质疏松,河水容易下渗 |
关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和原因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上游含沙量变化小: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 |
B.兰州附近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小 |
C.过河口后含沙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
D.过孟津后含沙量逐渐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
关于黄河治沙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上游修水库 | B.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C.小流域综合治理 | D.下游挖入海新河 |
读图“等温线分布图”(a<b<c),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若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则北京盛行西北风 |
B.若图示区域为陆地,则②处可能是山脊所在地区 |
C.若图示区域为海洋,则①处可能有暖流 |
D.若图示区域为城乡过渡地带,则①处可能为城区 |
某地位于10°W,25°S,关于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
B.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
C.该地处于中纬度地带 |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热带 |
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C.所有东经度的经线都位于东半球,所有西经度的经线都位于西半球 |
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 |
某舰艇于2010年12月27日从A地出发,经过10昼夜的航行,到达B地。读图,完成问题。随舰艇同行的记者每天拍摄海上日出,照片上显示的时间
A.越来越早 | B.先越来越早,然后越来越晚 |
C.越来越晚 | D.先越来越晚,然后越来越早 |
当舰艇航行到马六甲海峡时,遇上降雨天气,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 |
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
C.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
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
读图,完成27、28题。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径流年际变化小 | B.补给以降水为主 | C.水量向下游增大 | D.夏季流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