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了特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泥石流等。面对天灾无情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存在着应急和安全教育的缺失。目前,灾区的防疫、健康教育问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志愿者,遇到下列现实问题,你会怎样处置?
(1)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___________端止血。
(2)给病人服药时,首先要认清非处方药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然后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绝不能盲目用药。
(3)对灾区的饮用水和食物要进行严格消毒。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
(4)参加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为特异性免疫。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急救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人体新陈代谢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2)物质A是,其从血管进入肺泡是通过作用完成的。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
(3)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而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4)若C物质是葡萄糖,人在饭后或大量食用糖后,血液中物质C的浓度会暂时升高,但在分泌的作用下,其浓度又会逐渐恢复正常。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表皮(填"上"或"下")。

某校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观察,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见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被捕食的
动物生物
植物
食草
昆虫
蜘蛛
青蛙

吃虫
的鸟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吃虫的鸟






猫头鹰







(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猫头鹰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填序号)。
A.食物中的碳
B.矿物燃料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3)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人们对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认识的演变历程如下: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真菌的性状特征是由其DNA分子上的决定的;
(2)人们认识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的演变历程,体现出的科学本质是(填序号)。
A.科学知识不是一层不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B.对某一科学问题的认识受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
C.对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的认识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改变

为研究"绿豆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学将一定量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煮熟),同时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关闭止水夹并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进行实验:①测量瓶内和瓶外环境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②打开止水夹并挤压塑料瓶,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③移开双孔塞,用燃烧匙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塑料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现象
实验组
温度计读数
澄清石灰水
蜡烛燃烧状况
实验甲
升高
变浑浊
熄灭
实验乙
不变
不变
继续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推出绿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
(3)绿豆种子要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的原因是(填序号)。
A. 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B. 种子呼吸只能在黑暗中进行
C. 便于种子有足够的呼吸时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