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离分别发生在( )
A.间期、末期 | B.间期、后期 | C.间期、中期 | D.前期、后期 |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
C.N5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
B.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D.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的基因频率会增加 |
已知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下图表示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畸变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
B.时间相同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成正相关 |
C.浓度相同条件下,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 |
D.若要提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 |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一种引物 |
B.A→B过程利用了DNA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
C.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
D.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
关于细菌分离、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
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
C.用含尿素的培养基可选择分离出能分解利用尿素的细菌 |
D.含有机磷农药的培养基可分离出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