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内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相应的分子或结构,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表示_______,需要_______酶的参与。A、B两者在组成上的差别是后者含有__________。
(2)过程②的模板名称是       ,原料是       ,运输工具是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②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 (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合成的肽链共有12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_______个碱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等特性。
(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入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3)也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 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②培养液配制:(2分)。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2分)。
④接种与培养:(2分)。
⑤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细胞数量的差异。
(4)若(3)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2分)。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启动子和终止子是重新构建的,其应该能被受体细胞的所识别,以便于其转录。
(2)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方法分别是用
(3)以实验操作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至少写三个)。
(4)在给小鼠皮下注射A蛋白时,要重复注射几次的目的是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非常经典的抗绿脓杆菌的药物。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该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1)获取绿脓杆菌单菌落: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附近倒平板。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
(2)检测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是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这说明绿脓杆菌对上述抗生素;含头抱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请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二是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绿脓杆菌的目的,对于该患者来说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下图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右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I、BamHI、MboI、SmaI 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




(1)若用限制酶SmaI完全切割图中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其产物长度分为 。 若图左DNA分子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形纯合子中分离出图示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I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2)为了提高试验成功率,需要通过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在目的基因进行扩增时,加入的引物有A、B两种,若该目的基因扩增n代,则其中含有A、B引物的DNA分子有 个。
(3)若将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4)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含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含 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示的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 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2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1对照无菌落的位置)。挑选目的菌的位置为
(5)若目的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产物是一条多肽链,如考虑终止密码,则其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囊性纤维病是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 CFTR 蛋白。70%病人的 CFTR 蛋白因缺少第 508 位氨基酸而出现 Cl的转运异常,导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体上合成CFTR蛋白的过程中,需要酶、氨基酸、ATP等物质(至少写两种)。
(2)患者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识别并处理细菌的免疫细胞是
(3)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原因是 CFTR 基因中缺失了个碱基对而改变了其序列。
(4)某地区正常人群中有 1/22 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囊性纤维病基因的频率是
②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Ⅱ--3 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但父母表现正常。则
Ⅱ--6 和Ⅱ--7 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Ⅱ3 和Ⅱ4 的子女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定律。
③若Ⅱ3和Ⅱ4家庭与Ⅱ6和Ⅱ7家庭都生有一患病女孩和一正常男孩,则两男孩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