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
|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
|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
|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 |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 B.48% | C.52% | D.57% |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
| A.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
| 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
| C.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 |
| D.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变异 |
| 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
| C.基因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有利的 |
|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
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
| B.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
| C.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属于突变 |
| D.基因重组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