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
A.地形崎岖 | B.降水丰富 |
C.交通便捷 | D.工业集聚 |
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低级住宅区 | B.中心商务区 |
C.工业区 | D.文教区 |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19~20题。
图中()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
B.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
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
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
该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17~18题。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华北平原上铁路枢纽 | 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 | 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
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 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
C.自然带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 |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
该图是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该地区自然地带
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 |
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 |
该地区
A.湿润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带向西部摆动 |
B.湿润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 |
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 |
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变暖影响 |
“花环式”海流发电站是用一串螺旋桨组成的,它的两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装有发电机。整个电站迎着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献给客人的花环一样,读花环式海流发电机示意图,回答13~14题。假如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则借助的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 |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 D.亚洲东岸的寒流 |
该洋流可能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
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读下图,完成11~12题。海拔在2000米至4000米之间河流流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增多 ②汇入支流增多
③冰川融水增多 ④湖泊补给增多 ⑤流域面积扩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雅鲁藏布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约距河源
A.600~1000公里 | B.1000~1500公里 |
C.1500~1700公里 | D.1700公里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