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及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该河流域
A.最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基塘生产” |
B.最有可能位于华北地区 |
C.最大的石油基地是黑龙江的克拉玛依 |
D.最有名的土壤是红壤、紫色土、水稻土 |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产物 |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小麦、油菜 |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
D.7、8 月乙处易产生地质灾害滑坡 |
图中资料显示该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流量减小,水资源不足 |
B.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 |
C.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
D.过度使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2题: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A.信息传递 | B.交通建设 | C.市场营销 | D.农副产品 |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座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城市的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④改善城市环境
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题。
年份 |
森林覆 盖率(%) |
耕地面 积(KM2) |
年降水 量(mm) |
气温年 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均 亩产(kg) |
粮食总产 量(亿kg) |
1985 |
19 |
333 |
520 |
38 |
10 |
205 |
1.025 |
1995 |
10 |
478 |
450 |
42 |
35 |
135 |
0.975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严重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 B.绿洲萎缩 |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 D.气候变干 |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
C.旅游业开发 | D.疏通河道 |
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