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旅游地理
“滇越铁路”是云南省的第一条铁路,由法国政府在1910 年修建,全长854 千米,因轨距为一米,被称为“米轨铁路”,沿途保留了中国最早的邮电局、海关等众多旧址。目前,“滇越铁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提上议事日程。下图为滇越铁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滇越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优势。(6 分)
(2)分析“滇越铁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4 分)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大城市2002年7月9日天气和空气质量表,如表所示。
日期 |
天气状况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状况 |
7月8日 |
晴 |
158 |
NOx |
Ⅲ |
轻度污染 |
7月9日 |
晴 |
178 |
NOx |
Ⅲ |
轻度污染 |
材料二:我国某特大城市上空2002年7月8日、9日等温面分布示意图,如图所示________。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该城市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上空出现_________现象,使得大气扩散_______。
(3)我国实施空气质量日报有何意义?
(4)现阶段,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生存空间,对此,我国政府应采取什么对策?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止,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据此回答:
(1)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垃圾的处理多采用哪些方法?其最终目标是什么?
(2)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浏览答案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乙两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下关联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该地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汽配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只大汽车集团分别落户黄埔、番禺、花都,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的好处是什么?
(3)分析该地区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4)针对该地区私人汽车迅猛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影响程度。
材料一:2005年8月2日新华社文:我国专家查明近40年来我国江河区气候变化特征,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的长江、黄河源区随着高原气候的急剧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十分明显,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目前通过研究发现江河源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揭示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江河源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敏感,气候变暖首先从长江源区和整个高原开始。
材料二: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 ℃,而在过去的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体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9 mm,但降水增加主要在冬春两季,夏季和汛期降水却在减少,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年降水有所减少。
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对冰川有什么影响?对青藏高原的湖泊有什么影响?
(2)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且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对高山上的草甸植被有什么影响?容易引发什么环境问题?..(3)促使高原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据你了解的资料列举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