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是周期表短周期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
|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
|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 D.Y的单质能将X的单质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
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Pa时,1mol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393.5kJ,1mol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283.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5℃、105Pa时,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石墨)+ O2(g)=2CO(g);△H = -110.5kJ/mol |
| B.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CO2混合气体时,放热283.0 kJ |
| C.C(石墨)和CO2(气)反应生成CO(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 D.如果金刚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热大于石墨燃烧生成CO2的反应热,则可以断定从石墨变为金刚石的变化需要吸热 |
分别放置在下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快的是()
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
| A.I->Fe2+>Cl->SO2 | B.Cl->Fe2+>SO2>I- |
| C.Fe2+>I->Cl->SO2 | D.SO2>I->Fe2+>Cl- |
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要伸入试管口内,以防溶液滴到试管外 |
| 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 |
| 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 |
| 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别的地方 |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且符合各选项要求的是()
|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 |
| B.pH值为11的溶液:S2-、SO32-、S2O32-、Na+ |
|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
| 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SiO32-、NO3-、A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