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
B.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
C.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
D.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
E.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⑴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⑵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每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 ,x2 、x5前后相邻两点的距离在图中分别用a、b 标出;现用该纸带上x2、x5 两点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实验中需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⑨
A.纸带上打![]() ![]() |
B.纸带上打![]() ![]() |
C.![]() ![]() |
D.求得![]() ![]() ![]() |
②实验中,若重物和夹子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加上上述a、b、T、h 物理量,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具体表达式⑩.
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数根相同的橡皮条和打点计时器,来探究橡皮条做功与小车获得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下面数据,
A |
B |
C |
橡皮条数 |
速度 |
速度的平方 |
1 |
1.00 |
1.00 |
2 |
1.41 |
1.99 |
3 |
1.73 |
2.99 |
4 |
2.00 |
4.00 |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⑧
A.利用改变橡皮条的根数来改变做功的大小,使做功数值倍数增加 |
B.每次改变橡皮条的根数,必须将小车拉到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
C.从表格A 列和B列对比,可以判断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
D.从表格 A 列和C列对比,可以判断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长 |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10° |
(2)用摆长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
法不计摆球的半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测得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
量得悬线长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推得重力加速度为g=。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其中某条亮条纹(并将其记为第一条)的中心,如图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转动手轮,使分画线向右侧移动到第四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读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并由两次读数算出第一条亮条纹到第四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a=9.9mm,已知双缝间距d=0.20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0m,则对应的光波的波长为m。如果用上述装置测量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的波长,则图6中除了光源以外,其他不必要的器材元件有。
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50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E各点的距离依次为9.47、12.3、15.68、19.39、 23.51(单位:cm),则:
(1)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填A、B、C、D、E)点读数
(2)该同学用重锤在OC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OC距离用h来表示,他用vc=计算与C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填“对”或“不对”)
(3)若O点到某计数点的距离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该点对应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实验中要验证的等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