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A.洋务派 | B.顽固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京师同文馆的创办②《每周评论》的创刊
③武昌起义的爆发④强学会的成立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④③② | D.③④①② |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
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
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的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发生时清朝的皇帝是咸丰帝 |
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
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
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 B.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 D.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