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
| B.单产高,商品率高 |
| C.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 |
| D.专业化和区域化明显 |
乙、丙所代表的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为( )
| A.机械化水平低 | B.接近消费市场 |
| C.产品的商品率高 | D.科技水平较低 |
图中甲、乙、丙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中国 |
| C.澳大利亚 | D.日本 |
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该图为日全食的原理图和情景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日全食原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日地月接近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位置是:日---地---月 |
| B.日地月接近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位置是:日---月---地 |
| C.此时,日地连线与日月连线呈直角关系 |
| D.此时,日地连线与日月连线呈等边三角关系 |
出现日全食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全食发生区域大地会突然变暗、是观测太阳黑子的最佳时期 |
| B.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可能会出现扰动,导致通信中断或受干扰 |
| C.日全食出现时,动物们经常会出现异常反应 |
| D.日全食出现时,海洋潮夕会出现大潮 |
如图中Q点位于晨昏线上,P、Q两点位于北半球,且两地经度相差30°,P、R经度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P点两侧日期不同,且Q地地方时为4:00时,此时,与Q点处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经度的比例约为()
| A.二分之一 | B.四分之一 |
| C.三分之二 | D.三分之一 |
当Q地地方时为5:00时,下列有关R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地位于南半球 |
| B.R地和Q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 C.R地与Q地纬度数相同 |
| D.R地夜长与Q地昼长相同 |
若Q点位于40
N附近,且地方时为4:30,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珠江口咸潮频发 |
| B.此时为观赏香山红叶的最佳时机 |
C.武汉正午太阳高度大于80![]() |
| D.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达到一年中最大 |
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该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 A.东—西向 | B.东南—西北向 |
| C.南—北向 | D.东北—西南向 |
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 A.2月28日和4月15日 |
| B.6月22日和8月30日 |
|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
|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
该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 | B.6日6时20分 |
| C.6日5时20分 | D.5日6时20分 |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 B.上海 |
| C.雅加达 | D.莫斯科 |
该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圆心,∠AOD=7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
| A.21时30分 | B.20时30分 |
| C.19时00分 | D.18时30分 |
若劣弧AD表示2011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2011年2月28日,则北京时间为
| A.2月28日13点 |
| B.2月29日13点 |
| C.3月1日1点 |
| D.2月28日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