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作者、著作和主张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斯宾诺莎——《伦理学》——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C.洛克——《神学政治论》——“天赋人权”
D.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
C.发展地方经济
D.防止地方割据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的是

A.封建皇权的独尊
B.等级制度的森严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文化专制的扩展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