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生物水 | B.冰川融水 |
C.雾气 | D.雨水 |
关于图乙中四地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沿海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
B.②地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
C.③地深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
D.④地受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
读图,完成问题。 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
2009年8月份,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设立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的项目,获得国家测绘局的批准,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区域的:
A.发展水平 | B.生活特点 | C.发展方向 | D.变化状况 |
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竞争的影响 |
B.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
C.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 |
D.区域结构的影响 |
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最早受到污染的是()
A.舟山渔场 | B.北海道渔场 | C.秘鲁附近渔场 | D.北海渔场 |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5~17题。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李 | B.春末 | C.冬季 | D.初秋 |
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
该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 | B.一年半 | C.二年半 | D.三年半 |
读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头分别代表降水、蒸发、径流与水汽输送,数字表示循环量)。据此回答13~14题。
13.图中哪组循环与奔流的刚果河最密切( )
A.P、M、T、S B.P、M、N、S
C.M、T、S、N D.S、P、Q、N
14.人类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的环节是()
A.M B.Q C.N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