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将大大增强中国的战略安全。阅读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读图: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非洲第一大的贸易国家伙伴,贸易额从2000年的106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663亿美元,增速非常快。
(1)A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B地为_______半岛,C地自然带类型为_________。
(2)有人认为广东应将非洲作为海外投资首选地区,但在落后地区投资风险较大。分析在非洲落后地区投资的不利条件。
(3)简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广东,为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A村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
理由是。
(2)B村到D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的原因是。
(3)为了缩短B和F两城市间的水运路程,可采取的措施。
(4)在E地发现了煤田,准备在F城新建钢铁厂,还需要的重要自然资源是,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读我国甲乙两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其中表1和表2反映的是甲中学不同季节
的作息时间表,表3是与表2同一季节的乙中学作息时间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表中所使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 (时区)的区时 。
(2)甲中学夏季的作息时间表是_____________ (表一或表二或表三) ,
运用你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判断理由:
(3)乙中学可能位于甲中学的_______。
A.东部地区 | B.西部地区 | C.南部地区 | D.北部地区 |
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根据材料和图1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
(2)判断甲、丙两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乙地发展农业
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A、B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_______。B比A城市规模大,原因是什么?近年来图中湖泊L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变化会对B城附近的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
原因:
影响: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总结出以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甲)”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乙)”
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___,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区荒漠化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