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题 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将图中A.B.C.D.对号入座:
北方地区: _____; 南方地区:______;西北地区: _____; 青藏地区:______;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由于D地区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其植被由东向西的景观变化是_________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它与我国一月_______等温线以及________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4)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源头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中下游流经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中下游形成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
(5)我国最大平原位于__________地区,我国最高的高原位于______地区。四川盆地位于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把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顺序。

填图:“地球上的五带” (18分)

注:(1)南北回归线的纬度(2)南北极圈的纬度(3)五带的名称。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跨东西半球的是
(2)将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在答卷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4)地球绕日公转时,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之间移动。
(5)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6)6月10日,我们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我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课后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甲、乙两图为不同季节的中午木杆影长记录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两图为4月1日或7月1日的记录图,那么图为4月1日的记录图。
(2)甲图杆影长为3米,那么再过一个月,影长(>、=、<)3米。
(3)据图推测,6月13日木杆影长大约为米。
(4)要全面掌握正午影长的周年变化,要着重观测记录哪些日子的影长?为什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或逆)时针,自转周期是
(2)当地球公转至(A、B、C、D)位置时,日照情况就如图乙所示,并且太阳直射点开始向(方向)运动。泉州的昼也开始变(长或短)。
(3)安溪凤城中学升旗杆在正午阳光下影子总是朝(北或南),其原因是安溪位于(重要纬线)以北。
(4)“短──最长──短”是贝贝同学在安溪凤城某一段时间观测人的身影长度在正午阳光下变化情况。此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对应图甲中地球在公转轨道A、B、C、D位置上的运动轨迹应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